《光明日報》: 澳門大學抓住發展新機遇

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支援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,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。合作將是大灣區發展的關鍵所在,也是澳門大學發揮優勢、積極貢獻的立足點,更是澳門大學實現整體水準飛越和提升的大好機遇。

 

大灣區高校科教合作是大勢所趨

2019年2月18日,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綱要》)正式公佈。《規劃綱要》就高等教育發展有明確的目標和指引,其戰略意義在於:提升大灣區整體高等教育水準,打造大灣區成為國際化人才高地;通過一流的科研和教育,為大灣區發展提供持續的創新發展動力源;推動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共同推動中國高等教育走向世界。因此,大灣區全面加強高校科教合作將是必然的大趨勢。

澳大全面配合澳門特區參與建設大灣區

從空間發展角度來看,粵港澳大灣區東岸和西岸發展存在差異並各具特色。根據《規劃綱要》,澳門是大灣區西岸唯一的中心城市,以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(「一中心」)、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(「一平台」),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,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(「一基地」)為發展定位,也是「廣州—深圳—香港—澳門」科技創新走廊的節點之一。

澳門大學是澳門唯一的公立綜合性大學,目前也是灣區西岸唯一一所進入泰晤士高等教育和QS世界大學排名的高校。澳大正主動發揮「特區大學、特殊使命、特別地位、特色辦學」的優勢,積極培養更多愛國愛澳人才,創造更多科技成果,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,助力粵港澳灣區建設,全力配合澳門特區參與建設大灣區。

其中,澳大切實以優勢學科、高水準科研平台、高端智庫等多點支撐澳門建設「一中心」;重點以中葡雙語人才、中葡法律人才培養,成立孔子學院,加強葡語系國家合作機制支援澳門建設「一平台」;積極建立以中華文化及多元文化交流等為特色的研究平台,助力澳門打造「一基地」,從而協助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。同時,澳大也透過多種合作攜手大灣區院校共育人才,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。

 

成為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

作為大灣區西岸實力最強的綜合型大學,澳門大學未來願景是建設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。

首先,突出澳大在西岸科技創新的核心輻射作用。在科研方面,澳大擁有微電子、中醫藥和智慧城市範疇的三間國家重點實驗室,並正規劃建設更多國家和地區發展所需的科創新興領域的科研平台。澳大將抓緊機遇,積極推動成果轉化,力爭在西岸的科技創新中建立核心地位並輻射至大灣區。

其次,發揮澳大在西岸高等教育發展的引領作用。在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,澳大具有國際化辦學特色,配備一流水準的國際化教師隊伍。未來將進一步推動與大灣區高校的科研和教育合作,並計劃利用澳大國際化優勢,聯合世界一流大學,共同推動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的建設,從而引領西岸高等教育的發展。

未來,澳大將以「立足澳門,融入灣區,面向全國,走向世界;配合特區,服務國家,主動作為,共建共用」為主要原則,在新時代的進程中,把握機遇、迎接挑戰,勇挑責任、敢於承擔,提質科研創新發展,加強教育和人才培養合作,持續提供更優質的社會服務,助力澳門建設「一中心、一平台、一基地」,助力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,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、貢獻國家,並從中實現澳大整體水準的飛越和提升。

作者: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

文章來源: 《光明日報》